种名:红楠
学名:Machilus thunbergii
别名:猪脚楠
花期:
生态性状:耐阴植物
观赏性分类:观花植物,观果植物,观叶植物
科:樟科 属:润楠属
产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台湾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生于山地阔叶混交林 中,在东部各省及湖南(莽山),垂直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,福建、台湾和广西则多见于海拔600米以下。日本、朝鲜也有分布。
红楠形态特征
常绿中等乔木,通常高10-15(20)米;树干粗短,周围可达2-4米;树皮黄褐色;树冠平顶或扁圆。枝条多而伸展,紫褐色,老枝粗糙,嫩枝紫红色,二、三年生枝上有少数纵裂和唇状皮孔,新枝、二、三年生枝的基部有顶芽鳞片脱落后的疤痕数环至多环。顶芽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鳞片棕色革质,宽圆形,下部的较小,中部的较宽,先端圆形,背面无毛,边缘有小睫毛,上部鳞片边缘的毛浓密。叶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,长4.5-9(13)厘米,宽1.7-4.2厘米,先端短突尖或短渐尖,尖头钝,基部楔形,革质,上面黑绿色,有光泽,下较淡,带粉白,中脉上面稍凹下,下面明显突起,侧脉每边7-12条,斜向上升,稍直,至近叶缘时沿叶缘上弯,多少呈波浪状,侧脉间有不规则的横行脉,小脉结成小网状,在嫩叶上可见,构成浅窝穴,在老叶的两面上常不太明显;叶柄比较纤细,长1-3.5厘米,上面有浅槽,和中脉一样带红色。花序顶生或在新枝上腋生,无毛,长5-11.8厘米,在上端分枝;多花,总梗占全长的2/3,带紫红色,下部的分枝常有花3朵,上部的分枝的花较少;苞片卵形,有棕红色贴伏绒毛;花被裂片长圆形,长约5毫米,外轮的较狭,略短,先端急尖,外面无毛,内面上端有小柔毛;花丝无毛,第三轮腺体有柄,退化雄蕊基部有硬毛;子房球形,无毛;花柱细长,柱头头状;花梗长8-15毫米。果扁球形,直径8-10毫米,初时绿色,后变黑紫色;果梗鲜红色。
红楠生长习性
【温度】:喜温暖湿润气候,能耐-10℃的短期低温。
【日照】: 幼株耐荫,成株日照需充足
【土壤水分】:喜排水良好土壤
【施肥】: 喜肥沃湿润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,适应pH值4~7,但也能在土隙和瘠薄地生长。
【管理】: 性喜温暖至高温,生育适温约摄氏18~28度。喜生于湿润阴坡山谷或溪边,在自然界多生于低山阴坡湿润处,常与壳斗科及樟科等树种混生,生长较快,在环境适宜处10年生树高可达10m,胸径1m以上
红楠小苗栽培繁育
种子
采种宜选择20年生以上的优良母树,摇动或震动树枝,成熟果实脱落,从地上收集成熟果实,当天装入编织袋内揉搓,除去果皮、果肉,置水中淘洗干净,水迹稍干,立即播种。红楠种子含水量较高(43%),种子忌失水,切忌裸露陈放,否则丧失发芽率,种子无后熟期,因此,宜随采随播。若不能马上播种,须及时用湿润细沙短期(7~10天)贮藏,沙子不能太湿,这是贮藏成败的关键,润沙的标准是用手抓一把湿沙,用力握时不滴水,松开沙子又不散开(即接近60%的含水率)。按3份沙1份种充分混合贮藏。
播种育苗
红楠幼苗喜阴湿,圃地宜选择日照时间短、光照较弱、排灌方便、肥沃湿润的土壤。土质粘重,排水不良,易烂根,土壤干燥缺水,则幼苗生长不良。播种前,种子用0.5%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小时。圃地要施足基肥,整地筑床要细致,一般采用条播,条距20cm左右,沟宽6—8cm、深2~3cm,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,667m2播种25~30kg,播后覆盖火土灰2cm,再盖草,以保持苗床湿润。待种粒有1/3出苗后,分2次揭去盖草,并及时搭棚遮阴,棚的透明度以30%~40%为宜。田间管理要精细,及时除草、松土、灌溉、施肥、防治病虫害,后期管理要注意不使幼苗越冬时受冻害。当年苗高10~12cm,次年2~3月移栽,667m2移植4~5万株,移植1年生苗高可达50-60cm。
种子主要参数:净度98%;优良率(鲜种)92%~100%;随采随播的种子发芽率为63%,千粒重358—404.89,出苗率35%~40%。
以2年生苗出圃造林为宜。用于园林绿化的苗木需移栽培育大苗为佳,要求有通直良好的干形,主干高2.5~4m,树高5~7 m;栽植成活后的大苗要进行整形修剪,通过养干疏枝对苗干和苗冠进行控制和调整。
红楠主要病虫害
红楠很少有病虫害的,常见的主要有红楠炭疽病和蛴螬
红楠园林用途
红楠有较强的耐盐性及抗风能力,在我国东南沿海作防风林树种。因此,红楠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。
更新时间:2024-9-19 18:22:11